家长会签到表平铺在教务处办公桌上,陈思妍的指尖划过汪父的签名。
她翻开汪承安的作业本对比,两道竖钩的收笔角度偏差0.7度。
教务主任的茶缸磕在桌角,震得墨水瓶里的蓝墨水泛起涟漪。
“学校监控系统升级,需要核对上周的考勤记录。”
主任的圆珠笔尖戳向签到表,“汪同学,解释下你父亲15:20签到的理由?”
汪承安从裤袋摸出折叠的维修单:“那天他在修高中部水管,签到表是后勤处统一代签的。”
陈思妍的瞳孔微微收缩——维修单上的工号章印油未干,边缘晕开的红色恰好盖住日期栏。
劳技教室的监控摄像头闪着休眠红灯,陈思妍用学生证撬开工具柜。
3mm木工凿的登记卡插在第三格,但刃口厚度比标准规格宽0.2毫米。
汪承安蹲下检查柜门划痕,忽然用指甲抠出一截尼龙纤维——和他裤袋里的美工刀割痕完全匹配。
“上周西暴雨,空气湿度让木柜膨胀了1.5毫米。”
他敲击柜板,“工具是被气压挤出来的。”
陈思妍的硬皮本摊在窗台,最新页画着工具柜三维剖视图。
她突然用圆规尖指向柜角:“这里少了西颗固定螺丝。”
两人同时转头看向门后的废料箱,生锈的螺丝钉正躺在刨花堆里,螺纹间卡着半片深蓝色校服纤维。
信息技术教室里,家长会录音在音箱中沙沙作响。
当汪父说到“承安经常帮忙修理家电”时,声波图突然出现32秒的空白。
陈思妍拖动进度条的手被汪承安按住:“这段底噪里有金属摩擦声。”
他把音频导入频谱分析软件,降噪后的背景音逐渐清晰:三声短促的铃响,间隔正好是教学楼打铃节奏。
陈思妍调出值班表:“当天15:00打铃系统故障,实际响铃时间延迟了六分十七秒。”
教导主任推门的瞬间,汪承安迅速拔掉U盘。
陈思妍的铅笔在值班表某处画圈——电工王师傅的签名笔迹,和汪父的竖钩转折角度完全一致。
后勤仓库的日光灯管接触不良,陈思妍举着应急灯核对工具领用簿。
第38页的借阅人签名栏里,“汪建国”的名字出现了七次,每次领取的都是3mm系列工具。
汪承安的手电光柱突然定格在货架顶层——二十把未拆封的木工凿躺在灰尘里,刃口闪着冷光。
“采购单显示这批工具是2007年入库的。”
他擦去包装盒上的灰,“但教务处说去年才招标采购。”
陈思妍的指甲掐进掌心,她发现货架背板有新鲜划痕。
汪承安用美工刀撬开夹层,掉出本泛黄的维修日志。
翻开最后一页,2007年9月10日的记录栏里,赫然贴着张教师节贺卡残片——剪纸图案和她上周做的完全一致。
路灯亮起时,陈思妍在垃圾站翻到被撕碎的贺卡包装纸。
她拼出收件人姓名:汪建国转陈玉芬。
母亲干货铺的电子秤突然发出超载警报——秤盘下压着张2007年的工具领用单,经手人签名处,“陈玉芬”三个字的捺画和她自己的笔迹如出一辙。
汪承安站在校史馆橱窗前,手电光照亮2007年度优秀教职工合影。
照片右下角,穿着后勤制服的男人怀里抱着个小男孩,男孩手腕上的电子表和他现在戴的是同款。
(本章完)---
最新评论